说明文与记叙文部分答题公式。

1.说明文开放性试题答题指导


(1)中考对说明文开放性试题的要求:


根据选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或经验进行联想、想象;


对文章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的感悟与评价;


对文本与链接材料进行综合理解。


(2)中考说明文开放性试题的常见分类:


献策建议类:


这类试题要求考生针对选文说明内容中关于环保、资源开发利用、说明对象对人类的影响等问题,提出建议、措施或对策。


常见问法:请针对……提出建议/你认为还可以采用哪些方法?


联想想象类:


命题者依据说明文的内容引出一个相关话题,要求考生进行联想想象。


常见问法:请发挥你的想象……/请你设想……


材料链接类:


这类试题考查对文本与链接材料的综合理解,结合材料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究。


常见问法:结合材料探究……问题/下面材料印证了文中……内容(观点)/结合选文和材料写出你的发现等。


感悟启示类:


这类试题要求考生对说明中介绍的事物、事理或科学家身上所蕴含的精神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。


常见问法:请对……谈谈你的看法/认识(或:得到什么启示)。


方法总结:


得分要旨审题干,原文之中找答案。


执果索因提建议,妙法定情确倾向。


(3)说明文语言准确性


(4)说明文开头段的作用:


(引用诗句或列举生活中的现象)(直接)点明说明对象及特征;


(引用诗句或列举生活中的现象)引出说明对象或者引出下文;


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。


2.中考记叙文复习


(1)标题的含义和作用


记叙文标题的含义


表层含义:标题的字面义、常用义


深层含义:比喻义、象征义、引申义、双关义等,往往是抽象的精神品质之类,常常是文章要揭示的中心。


记叙文标题的作用


内容上:


交代文章的主要情节;


交代文章的主要对象(人物、事物);


运用修辞,生动形象(比喻、象征、双关等);


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;


暗示文章的主题,作为情感载体,抒发作者感情。


结构上:


作为线索,贯穿全文;


设置悬念,激发读者阅读兴趣。


答题时的五种意识


文本意识:以文解文。


文体意识:用文体知识来解决一些问题。


语境意识:依托提示语、关键句、过渡句、中心句等,准确深入理解。


要点意识:抓关键词,要点全,简洁回答。


分值意识:要学会分析分值后答题。


(2)考点归纳


考点一:归纳文章内容


①提取法(立足于文本)


提取文中的统领句、中心句、关键句、主旨句形成概括性句子。


②组合法:组合文章关键性词句进行概括。


③提炼法:用自己的语言概括。


概括主要内容可按“两突出”“三排除”的方法进行概括。


两突出:一突出主要人物,二突出主要情节;


三排除:一排除次要人物,二排除次要情节,三排除各种描写。


什么人(为了什么)做了什么事(结果怎么样)


考点二:标题的含义


①多层含义:写出表层义和深层义。


②比喻义:注意本义和比喻义。


③象征意义:注意本义和象征义。


考点三:标题的作用


考点四:词语及句子的含义


如果句子形象而含蓄,具有言外之意,富有哲理的,要抓住中心词,挖掘出词语的深层含义和双关意义,也可以从它带给你的启迪这个角度体会。


(所谓有哲理,就是指那些有关珍惜生命,感悟人生,感悟生活,有关亲情、友情、做人道理等的感悟。)


考点五:词语及句子的赏析


赏析词语:词性、解释词意、修辞


赏析句子:修辞、描写等


掌握8种修辞手法的作用


比喻、拟人:生动形象


夸张: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,突出事物的特征,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。


对偶: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、节奏感强,具有音律美;内容上凝练集中,概括力强。


设问:能引人注意,启发思考;有助于层次分明,结构紧凑;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;突出某些内容,使文章起波澜,有变化。


反问:加强语气,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、强烈。


反复:具有强调感情,分清层次,加强节奏感的效果。


排比:有节奏感,能表现强烈的感情。


考点六:文段的作用


文首:开篇点题;照应题目;总领全文;渲染气氛,埋下伏笔;设置悬念,为下文作辅垫。


文中:承上启下;总领下文;总结上文;呼应前文。


文末:点明中心;升华感情,深化主题;照应开头,结构严谨;照应上文,前后呼应;画龙点睛;言有尽而意无穷。


布局谋篇(结构)的技巧


(1)开门见山、首尾呼应、卒章显志、伏笔照应、层层深入、过渡铺垫、设置线索。


(2)设置悬念、制造波澜。


(3)主次详略得当。


考点七:线索


①了解文章内容及表现手法(托物言志类文章)。以抒情为主的文章一般是以思想感情为线索。


②注意标题。


③注意文章从头到尾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事物(出现的频率较高的词句)。


④注意文章的议论抒情句。


考点八:分析小说的主人公/次要人物的作用


考点九:记叙的顺序


顺叙:完全按时间顺序记叙或者以地点的转换为顺序来叙述事件。


倒叙:把人物事件引人注目的高潮或结局提到文章的开头,产生惊奇之感。然后再一步一步揭示这个高潮或结局所形成的原因和经过。倒叙能造成悬念,增强文章的吸引力,使文章引人入胜。


插叙:在人物事件原定的叙述线索适当的地方,插入某些情况的介绍,交代某些关系,或对某些矛盾作侧面说明。插叙的内容应能对中心内容起补充、解释或衬托作用。


考点十:记叙的人称


第一人称:①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;②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;③使情景显得更为真切;④便于抒发感情和进行心理描写;⑤直接表达或渗透作者的主观意识;⑥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;


第三人称: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,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;②有比较广阔的范围,作者可以在这当中选择最典型的事例来展开情节;


第二人称:①增加亲切感;②直抒胸臆;③抒情更强烈,更有感染力。


考点十一:表现手法


①象征:使主题含而不露、隐而不晦。


②衬托:使形象更加鲜明、文章曲折含蓄、独具风格。


③先抑后扬:引发好奇,感情铺垫。


④托物言志:含蓄、哲理和有暗示性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,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。


⑤借景抒情:通过景物描写,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。


⑥虚实结合:更鲜明地刻画人物的性格,突出特点,更集中地揭示主题。


⑦动静相衬:动衬静,静衬动,生动的烘托,相得益彰。


⑧以小见大: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,突出表现中心,更有震撼力。


要集中阅读现代文经典文章,把握其文体特征、基本思路和命题倾向,并对经典题型认真训练,比较自己的答案和标准答案,找出差距,研究分析,找出规律,掌握技巧,形成能力。

评论(6)
热度(448)
  1. 共99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© 木易_MuY | Powered by LOFTER